于迎涛

作者: 时间:2022-02-24 点击数:

基本信息

姓 名

于迎涛

性 别

undefined

最终获得学位

理学博士

职 称

副教授

所学专业

化学

现任职务


研究领域

环境科学与工程


研究方向

节能润滑、光谱分析碳中和、先进材料


导师类型

博士生导师

√□ 硕士生导师

电子邮箱

yyu@dlmu.edu.cn

办公电话

0411-84724346


个人简介

于迎涛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博士阶段,师从清华大学徐柏庆教授(首届中国催化青年奖获得者),从事纳米铂形貌及表面结构可控制备研究,攻克四面体纳米铂在Science报道后多年无法重复制备的国际难题。针对Science作者El-Sayed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得者)学术剽窃行为,成功捍卫中国原创。针对癌症治疗“高抗癌活性与低毒副作用难以兼顾”问题,研究低毒铂类抗癌药光动力靶向活化;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制备“轴向配体强弱搭配”的新一代铂(IV)抗癌药,确证抗癌活性优于施贵宝、庄信万丰、英国癌症研究所联合研发的Satraplatin。博士后阶段,师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,从事碳化硅新型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。现有研究方向主要包括:

[1] 机器学习结合拉曼,研发高辨识力鉴别技术;

[2] 拉曼结合MEMS,原位探究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催化剂抗积碳机制;

[3] 纳米碳化硅、量子点、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;

[4] 合成润滑油-二维材料复合减磨作用机制。

辽宁省第四批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千人层次;辽宁省学术论文成果二等奖。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、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。授权民用发明12项,实用新型1项;国防专利1项。

学习经历

[1] 1989.09-1993.07,石油大学(华东),应用化学,理学学士

[2] 1993.09-1996.07,石油大学(北京),应用化学,工学硕士

[3] 1999.05-2003.12,清华大学,化学系,理学博士

工作经历

[1] 2011.11-2014.02,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,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,博士后

[2] 2004.08-至今, 大连海事大学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

教学研究

[1] 本科生课程:《环境监测》,《环境监测实验》,《海洋资源化学》

[2] 研究生课程:《专业外语》

[3] 自编讲义:《海洋资源化学》《军事海洋学基础》

科研项目

[1] 主持,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核电厂用润滑油脂国产化项目技术服务,未知样品分析,2020.7-2020.12

[2] 主持,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指导计划项目,天然纳米结构的防滑减磨材料制备与性能,2019.06-2021.06

[3] 主持,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,基于新型光谱指纹的原油无损鉴别,2017.01-2020.12

[4] 主持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,耐高温特性的纳米金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活性,2012.05-2013.12

[5] 参与,大连海事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,纳米碳化硅及复合功能材料,2021.01-2021.12

代表性论文&著作

[1] Zhou ZR, Li JL, Wang YX, Wang ZQ, Yu YT*. Raman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in poly-alpha-olefin synthetic lubricant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wo 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,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, 2024, 1295: 136677

[2] Liu K, Wang JA, Lou CJ, Zhou ZR, Zhang N, Yu YT, Zhang QX, Henkelman G, Tang MX, Sun JC, Simple construction and reversible sequenti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nitrogen-doped mesoporous carbon/SnS2 nanosheets in lithium-ion batteries. Applied Surface Science, 2023, 618: 156673

[3] 于迎涛*, 王季锋, 孙玉叶, 王福娟, 万超. 采用降温扰动二维相关拉曼光谱鉴别掺假橄榄油,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, 40(12)3727-3731.

[4] Ma HR, Zhang X, Xu XH, Feng GQ, Pan ZL, Xu RS, Wang PC, Yu YT, Wang GL, Fan XF, Song CW. Confining manganese-based peroxymonosulfate activation in carbon nanotube membrane for phenol degradation: Combined effect of oxygen vacancy defects and nanoconfinement,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 2023, 471:144323

[5] Yu YT*, Wang J, Zhang JH, Yang HJ, Xu BQ*, Sun JC. A crucial step to platinum nanocrystals with special surfaces: Control of aquo/chloro ligand exchange in aqueous PtCl62- solution.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7, 111(50): 18563-18567.

[6] 于迎涛*, 王晶, 杨海军, 徐柏庆. 采用一阶导数光谱研究PtCl62-的可控水解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, 27(12): 2405-2407.

[7] Yu YT, Xu BQ*. Shape-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t nanocrystals: an evolution of the tetrahedral shape. 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6, 20(10): 638-647.

[8] 于迎涛, 张钦辉, 徐柏庆*. 溶液体系中的纳米金属粒子形状控制合成. 化学进展 2004, 16(4): 520-527.

[9] 于迎涛, 徐柏庆*. 保护剂对K2PtCl6为前体合成纳米铂形状的影响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, 25(12): 2384-2386.

[10] Yu YT, Xu BQ*. 前驱体水解对纳米铂形状控制合成的影响. 化学学报 2003, 61(11): 1758-1764.

[11] Yu YT, Xu BQ*. Selective formation of tetrahedral Pt nanocrystals from K2PtCl6/PVP.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, 48(23): 2589-2593.

[12] 于迎涛, 徐柏庆*. K2PtCl6/PVP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的控制合成. 科学通报2003, 48(18): 1919-1924.

[13] Yu YT*. SSTS-Ajax for analysis on-line by gas chromatography.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2000, 38(6): 241-245.


专利成果

国防专利

[1] 于迎涛. 一种********隐身材料,2019**********

民用发明

[1] 于迎涛, . 碳化硼结构可控的碳化硼/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. 2021112403465

[2] 于迎涛, . 碳化硅材质的高温灭活病毒装置. 2020102024773

[3] 于迎涛, . 一种拉曼增强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方法. 2020102757609

[4] 于迎涛, . 一种高辨识力多组分复杂油品的指纹谱构建及鉴别方法. 2019105440091

[5] 于迎涛, . 一种橄榄油低量掺混大豆油或玉米油的无损鉴别方法. 2019104207795

[6] 于迎涛, . 一种纳米碳化硅的制备方法. 2016104047612

[7] 于迎涛, . 一种石墨烯包覆纳米碳化硅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. 2016104092891

[8] 于迎涛, . 一种极性大分子包覆纳米碳化硅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. 2016104866322

[9] 于迎涛, . 一种高辨识力的原油指纹谱构建及鉴别方法. 2016106476059

[10] 于迎涛. 一种具有混合轴向配体的Pt(IV)类抗癌药物及制备方法. 2014101489049

[11] 于迎涛, . 一种基于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的短期风化溢油溯源方法. 2013103498156

[12] 于迎涛, . 一种基于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的原油鉴别方法. 2013103474842

荣誉奖励

[1]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指导教师,国家级三等奖,2023

[2] 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布局培育大赛,初创组,50强奖,2021

[3] 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健康医疗全球总决赛,种子组,二等奖,2020

[4] 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姑苏区领军人才,2019

[5]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,优秀产品奖,2016

招生信息

[1] 学术学位硕士招生:

学科:环境科学与工程

[2]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:

学科:环境工程

学生培养

[1] 在读硕士3人,毕业硕士11人。

[2] 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奖、校优秀毕业论文。

版权所有: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