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迎涛

作者: 时间:2022-02-24 点击数:

基本信息

   

 于迎涛

   

 

最终获得学位

理学博士

   

副教授

所学专业

化学

现任职务


研究领域

环境科学工程

研究方向

光谱分析机器学习节能润滑

导师类型

博士生导师

√□ 硕士生导师

电子邮箱

 yyu@dlmu.edu.cn

办公电话

0411-84724346


个人简介

于迎涛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博士阶段,师从清华大学徐柏庆教授,从事纳米铂形貌及表面结构可控制备研究,攻克四面体纳米铂在Science报道后多年无法重复制备的国际难题。博士后阶段,师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,研发新型催化材料。现有研究方向包括:

[1]拉曼结合微悬臂梁谐振式芯片,研究合成润滑油老化及评估建模;

[2]拉曼结合微悬臂梁谐振式芯片,原位研究微塑料热解反应;

[3]机器学习结合二维拉曼光谱学,研发高辨识力鉴别技术;

[4]合成润滑油-二维层状材料复合制备与减磨机制;

[5]纳米碳化硅及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。

辽宁省第四批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千人层次;辽宁省学术论文成果二等奖。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、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。授权民用发明12项,国防专利1项。

学习经历

[1]1989.09-1993.07石油大学(华东,应用化学,理学学士

[2]1993.09-1996.07,石油大学(北京,应用化学,工学

[3]1999.05-2003.12,清华大学,化学系,理学博士

工作经历

[1]2011.11-2014.02,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催化基础国实验室,博士后

[2]2004.08-至今,  大连海事大学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

教学研究

[1]本科生课程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实验海洋资源化学》

[2]研究生课程专业外语

[3]自编讲义:《海洋资源化学》《军事海洋学基础

科研项目

[1]主持,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核电厂用润滑油脂国产化项目技术服务,未知样品分析,2020.7-2020.12

[2]主持,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指导计划项目,天然纳米结构的防滑减磨材料制备与性能,2019.06-2021.06

[3]主持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,基于新型光谱指纹的原油无损鉴别,2017.01-2020.12

[4]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,耐高温特性的纳米金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活性,2012.05-2013.12

[5]参与大连海事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,纳米碳化硅及复合功能材料,2021.01-2021.12

代表性论文&著作

[1]Yu YT*, Li JL, Wang YX, Wang ZQ, Fu MY, Zhou ZR, Han HX, Yu YX, Yang JW,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in GTL synthetic lubricant via DD-SIMCA and CH stretching Raman spectra,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8 (2025) 112452

[2]Zhou ZR, Li JL, Wang YX, Wang ZQ, Yu YT*. Raman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ion in poly-alpha-olefin synthetic lubricant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wo-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,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, 2024, 1295: 136677

[3]Liu K, Wang JA, Lou CJ, Zhou ZR, Zhang N, Yu YT, Zhang QX, Henkelman G, Tang MX, Sun JC*, Simple construction and reversible sequenti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nitrogen-doped mesoporous carbon/SnS2 nanosheets in lithium-ion batteries. Applied Surface Science, 2023, 618: 156673

[4]于迎涛*, 王季锋, 孙玉叶, 王福娟, 万超. 采用降温扰动二维相关拉曼光谱鉴别掺假橄榄油,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, 40(12):3727-3731.

[5]Yu YT*, Wang J, Zhang JH, Yang HJ, Xu BQ*, Sun JC. A crucial step to platinum nanocrystals with special surfaces: Control of aquo/chloro ligand exchange in aqueous PtCl62- solution.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7, 111(50): 18563-18567.

[6]于迎涛*, 王晶, 杨海军, 徐柏庆. 采用一阶导数光谱研究PtCl62-的可控水解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, 27(12): 2405-2407.

[7]Yu YT, Xu BQ*. Shape-controlled synthesis of Pt nanocrystals: an evolution of the tetrahedral shape. 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06, 20(10): 638-647.

[8]于迎涛, 张钦辉, 徐柏庆*. 溶液体系中的纳米金属粒子形状控制合成. 化学进展 2004, 16(4): 520-527.

[9]于迎涛, 徐柏庆*. 保护剂对K2PtCl6为前体合成纳米铂形状的影响.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4, 25(12): 2384-2386.

[10]Yu YT, Xu BQ*. 前驱体水解对纳米铂形状控制合成的影响. 化学学报 2003, 61(11): 1758-1764.

[11]Yu YT, Xu BQ*. Selective formation of tetrahedral Pt nanocrystals from K2PtCl6/PVP.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, 48(23): 2589-2593.

[12]于迎涛, 徐柏庆*. K2PtCl6/PVP体系四面体形状纳米铂的控制合成. 科学通报2003, 48(18): 1919-1924.

[13]Yu YT*. SSTS-Ajax for analysis on-line by gas chromatography.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ic Science 2000, 38(6): 241-245.


专利成果

国防专利

[1] 于迎涛. 一种********隐身材料,2019**********

民用发明

[1]于迎涛, 等. 碳化硼结构可控的碳化硼/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. 2021112403465

[2]于迎涛, 等. 碳化硅材质的高温灭活病毒装置. 2020102024773

[3]于迎涛, 等. 一种拉曼增强材料及其快速制备方法. 2020102757609

[4]于迎涛, . 一种高辨识力多组分复杂油品的指纹谱构建及鉴别方法. 2019105440091

[5]于迎涛, 等. 一种橄榄油低量掺混大豆油或玉米油的无损鉴别方法. 2019104207795

[6]于迎涛, 等. 一种纳米碳化硅的制备方法. 2016104047612

[7]于迎涛, 等. 一种石墨烯包覆纳米碳化硅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. 2016104092891

[8]于迎涛, 等. 一种极性大分子包覆纳米碳化硅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. 2016104866322

[9]于迎涛, 等. 一种高辨识力的原油指纹谱构建及鉴别方法. 2016106476059

[10]于迎涛. 一种具有混合轴向配体的Pt(IV)类抗癌药物及制备方法. 2014101489049

[11]于迎涛, 等. 一种基于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的短期风化溢油溯源方法. 2013103498156

[12]于迎涛, 等. 一种基于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的原油鉴别方法. 2013103474842

荣誉奖励

[1]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指导教师,国级三等奖,2023

[2]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布局培育大赛初创组,50强奖,2021年

[3]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健康医疗全球总决赛,种子组,二等奖,2020年

[4]苏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姑苏领军人才,2019年

[5]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2016年

招生信息

[1]学术学位硕士招生

学科:环境科学工程

[2]专业学位硕士招生

学科:环境工程 

学生培养

[1]在读硕士3人,毕业硕士12人

[2]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奖、优秀毕业论文。

版权所有: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